衡水特产鞋底烧饼的由来

【衡水特产鞋底烧饼的由来】鞋底烧饼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的特产,最早于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于枣强一代,后来有枣强人带到北京经营,因其形状椭圆酷似鞋底,故取名为鞋底烧饼 。枣强鞋底烧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枣强县城一个叫宋善庄(1895——1969)的人 。
民国初年,他在县城老十字街南头路东的宋家胡同口支炉烤烧饼 。当时,他做的烧饼有三种:一种是死面圆形烧饼,外面扣着芝麻,受热鼓起来形似油炸糕;一种是发面圆形烧饼,不带芝麻;最后一种是鞋底烧饼 。当时鞋底烧饼还没有名气,卖得不算快 。到宋善庄的徒弟江存波(绰号四麻子)时,鞋底烧饼开始小有名气 。江存波是枣强县西江庄人,早年跟其远房叔叔宋善庄学做烧饼,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他在县城老十字街开了个烧饼作坊,3年后去了冀县县城做烧饼生意 。改革开放后,他从枣强县大食堂出来单干,在老十字街重操旧业 。
鞋底烧饼采用特殊工艺和面没然后进行烤制,烤出的饼外酥里嫩,然后从一侧其开一个口,再从口装入河北有名的熏肉,即可食用 。熏肉肥而不腻,肥瘦参半,吃起来饼脆肉香很是享受 。
衡水中心街吉美超市往北大概100多米,路西,大概有十多年了,有一家老店卖鞋底烧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