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龙吐珠的繁殖方法和养殖要点有哪些?


【繁殖】龙吐珠的繁殖方法和养殖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龙吐珠
一、龙吐珠的繁殖方法
1.扦插:龙吐珠扦插一般于每年5-6月进行, 可选健壮无病枝条的顶端嫩枝, 也可将下部的老枝剪成8-10厘米的茎段作为插穗 。 插床可用泥炭、珍珠岩、腐叶土、河沙和蛭石等基质, 扦插适温为21℃、插床温度为26℃对生根十分有利, 插后3周可生根 。 如用0.5-0.8%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插穗基部1-2秒, 可生根快而多 。
2.播种:龙吐珠的种子寿命短, 采后即播, 播种可于每年的3-4月用浅盆播撒, 温度保持在24℃, 10天可出苗, 苗高十厘米时换盆移栽, 第2年可开花 。 但播种法不易成活, 建议使用扦插法繁殖 。
【繁殖】龙吐珠的繁殖方法和养殖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龙吐珠
二、龙吐珠的养殖要点
1.土壤:龙吐珠养殖土壤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盆栽用培养土或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 常用的土壤配方为腐土4份、园土4份、沙土2份 。
2.浇水:龙吐珠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 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 。 茎叶生长期要保持盐土湿润, 但浇水不可超量, 水量过大, 造成只长蔓而不开花, 甚至叶子发黄、凋落, 根部腐烂死亡, 若枝条枯萎, 则停止浇水, 让其恢复, 萌生新叶 。 夏季高温季节应充分浇水, 适当遮荫 。 冬季要减少浇水, 使其休眠, 以求安全越冬 。
3.光照:龙吐珠冬季需光照充足, 夏季天气太热时宜遮荫, 否则叶子发黄 。 光线不足时, 会引起蔓性生长, 不开花 。 花芽分化不受光周期影响, 但较强的光照对花芽分化和发育有促进作用 。 在黑暗中不宜置放时间过长, 在温度21℃以上, 超过24小时, 就会落花 。
4.施肥:龙吐珠施肥不应过多, 每半月施肥1次, 开花季节增施1-2次磷钾肥、“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 或每隔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 连施3-4次肥即可 。 冬季则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 。 龙吐珠在栽培过程中若发现有黄化现象, 可结合施追肥施用, 0.2%硫酸亚铁水, 即可使叶片逐渐由黄转绿 。
【繁殖】龙吐珠的繁殖方法和养殖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龙吐珠
5.修枝:龙吐珠在扦插苗或播种苗盆栽后长至15厘米时, 离盆口10厘米处截枝, 促进萌发粗壮新枝 。 生长期要严格控制分枝的高度, 注意打顶摘心, 以求分枝整齐, 将来开花茂密 。 在摘心后半个月, 施用比久或矮壮素, 来控制植株高度, 达到株矮、叶茂、花多 。
6.换盆:龙吐珠盆栽常用12-15厘米盆, 每盆可栽3株 。 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 换盆时间在早春或花谢后均可 。 换盆时先用碎瓦片垫好排水孔, 再放入少量骨粉作基肥, 然后装入新的培养土, 栽好植株, 上留2-3厘米沿口, 以便施肥浇水 。 换盆后浇透水, 放背阴处缓苗, 缓苗后移至阳光充足处养护 。
7.注意事项:龙吐珠在养殖过程中会生叶斑病, 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 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 叶片枯黄死掉 。 所以一旦发现生病, 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 进行叶面喷雾, 隔7-8天一次, 连续2-3次, 可基本痊愈 。 龙吐珠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 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倍液喷洒 。 对土壤偏碱而造成的叶片不能正常舒展, 叶片失绿发黄, 可用0.2%硫酸亚铁溶液浇灌 。 对花叶病和真菌病, 要及时清除脱落的病叶, 加强通风, 保持叶片干燥, 可控制病情 。
【【繁殖】龙吐珠的繁殖方法和养殖要点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