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的治疗方法有效果吗

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病症主要是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活动受到限制,长期疼痛会导致在关节部位会出现畸形和肿胀的现象,有的也会引起肌肉萎缩 。长期退行性膝关节炎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 那么,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的治疗方法有效果吗?副作用大不大?
中医学此病为“骨痹”,多因为人体正气内虚,风湿寒邪侵入人体,闭阻气血 , 留着经络、关节 。《张氏医通》列有“膝痛”,其论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故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 虚则风寒湿气袭之 。”因此从病机上来看,多由年高体虚,肝肾不足,慢性劳损,筋脉关节失养,或邪停经络,久则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 , 留着关节等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此病,当补益肝肾,温阳通督 , 活血祛瘀 , 祛风散邪 。
【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的治疗方法有效果吗】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以下的思路和方法:
一.,局部选穴为主 , 结合辨证选穴
主穴: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 。膝内疼痛,加犊鼻 。关节肿胀,加委中,如有血络紫黑,可刺血 。如膝中冷 , 可以在阳陵泉处烧针 。疼痛游走者,加风市,环跳 , 风门,风池 。如局部疼痛明显 , 屈伸不利 。加肾俞,关元 , 足三里,后溪,太溪 。如膝中痛如针刺,加膈俞 。如关节肿胀 , 或双下肢沉重,活动不利 。加足三里,公孙 , 中脘 。
二.补肝肾为重点,着重于肾经 。
《灵枢经 。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 , 其气流于腋 ,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 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选用肾经的穴位,可以使针灸的疗效提高 。常选用阴谷,复溜 。因“膝者筋之府”“肝主筋”所以取肝经的蠡沟,曲泉 。
三 , 理解经文,广开思路 。
《素问 。骨空论》“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坐而膝痛,治其机 。立而暑解,治其骸关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
膝关节能伸不能屈 , 治疗取其股部的经穴(阴市,伏兔等) 。坐下而膝痛,治疗取其环跳穴 。站立时膝关节热痛,治疗取其膝关节处经穴(如膝关,鹤顶等) 。膝痛,疼痛牵引到拇指,治疗取其膝弯处的委中穴 。坐膝痛如有东西隐伏其中的,治疗取其承扶穴 。膝痛而不能屈伸活动,治疗取其背部足太阳经的俞穴(可取腰2,3,4,5华佗夹脊,也可取董氏奇穴的三金穴刺血) 。在膝关节周围相应痛点所在经络上寻找曲张的脉络,刺络放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
四,重视针灸的治疗 。
《灵枢经 。官针第五十九篇》 。八日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指出:“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针发而间之 。针大如牦,刺膝无疑”,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的原因 。小针刀疗法,每四到五天一次 。在膝周寻找痛点,以及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针刀刺入进行松解,症状可以很快的消失 。在进行小针刀治疗时,进入皮内后,缓慢针达骨面 , 再做纵形剥离,横形铲剥 。即:上下摩骨 。膝中痛,着重针犊鼻穴,进入皮下后 , 针刀寻找膑骨下缘骨面或胫骨的骨面,进行摩骨 。可以产生强烈的酸胀感 。亦可刺穿关节囊 。但刺入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前后交叉韧带 。
六,交经缪刺,泻络远针 。
可以根据膝关节疼痛的部位,和明显痛点选择穴位 。如左膝关节委中处有明显痛点,取右侧小海穴,如膝关节内侧疼痛,左侧阴陵泉处有明显痛点,取右侧尺泽穴 , 如左侧曲泉处有痛点,取右侧曲泽 。如膝关节外侧痛 , 左侧犊鼻穴有明显的痛点,取右侧曲池穴 。除此之外,可以针健侧的内关,或董氏奇穴的肩中穴 。选好上述治疗点后,留针 。嘱患者走楼梯或做抬腿动作 。
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嘱患者勤做直腿抬高的功能煅炼 。直腿抬高时,股四头肌可以同时进行等张,等长的康复训练 。对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膝关节内所受的压应力有很好的作用,利于关节的修复 。缓解疼痛的症状 。
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治疗方法,是中医治疗关节炎常用的方法 。如果长期坚持针灸治疗,膝关节炎恢复就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说 , 退行性膝关节炎针灸的治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也是治疗关节炎副作用最小的一种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