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本文选自哪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兔走触株 , 折颈而死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韩非子·五蠹》简介
《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文中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 , 词锋锐利,推理事实中肯 。
《守株待兔》的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努力,不要对任何事情都存在侥幸心理和幻想 , 也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还告诉我们不能抱着狭隘的经验死守成规,不知变通,而是要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办事 。
韩非子简介
【守株待兔本文选自哪】韩非子,即韩非,是韩国国君的儿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 , 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代表作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