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肌钙蛋白高的原因,超敏肌钙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风险高、死亡率高 。常有阵发性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及时诊断和早期干预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超敏肌钙蛋白高的原因,超敏肌钙蛋白

文章插图
什么是超敏肌钙蛋白?
Hs-cTn和cTn都是用来检测同一种物质的,并不是一种新形式的心肌肌钙蛋白,但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同而名称不同,那么为什么我们选择hs-cTn要比普通cTn多呢?
是因为时间!Hs-cTn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探索过去容易漏诊的轻微心肌损伤,更早诊断AMI,更合理筛查心血管事件(疾病)高危患者,优化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
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对《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的高敏肌钙蛋白(hs-cTn)标准制定了如下定义:
正常人群第99百分位变异系数小于10%;
在健康人群中,低于第99百分位值的检出率应超过50%(最佳条件为> 50%) 。Hs-cTn主要强调准确性和灵敏度 。
超敏肌钙蛋白高的原因,超敏肌钙蛋白

文章插图
hs-cTn有哪些优势?
首先,由于灵敏度的提高,肌钙蛋白比传统的cTn可以更早的检测到轻微的升高,只要达到正常人的99%以上就可以发现,无需等待2-4小时才能看到升高;
其次,由于精度的提高,传统临界值以下的数据及其变化是可信的,因此可以观察分析其变化值和变化率,提前诊断或排除心肌梗死 。早期hs-cTn水平的细微变化不再首先被认为是检测不准确,而是可以用来判断心肌梗死是否可能 。
除了基于理论的优势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突出了超敏肌钙蛋白带来的优势:就诊时较高的检出率可使30%的患者得到更早的诊断;与传统cTn相比,入院时hs-cTn的检出率更高 。以瑞士多中心研究为例,718例疑似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了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检出率远高于普通肌钙蛋白检测 。确诊123例,排除595例 。
超敏肌钙蛋白高的原因,超敏肌钙蛋白

文章插图
超敏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 。
一般认为,持续观察cTn的增减(变化)是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特异性的关键之一,动态观察两点间的变化率有助于提高cTn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
对于胸痛和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可以同时记录心电图和检测hs-cTn 。
Hs-cTn可在心肌损伤后1-3小时内检测到临床上显著的升高 。
CT结果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不一定是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的病因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
临床表现为胸痛的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若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甚至病理性Q波,可结合病史考虑AMI诊断,无需等待hs-cTn 。
临床表现为胸痛的疑似ACS患者,如果尚未观察到心电图改变,但hs-cTn明显升高,可结合病史考虑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
若心电图无明显异常,仅hs-cTn略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则临床胸痛的疑似ACS患者可每隔2-4h观察hs-cTn的变化 。
若心电图无明显异常,hs-cTn不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则临床胸痛的疑似ACS患者可每隔2-4h观察hs-cTn的变化 。
连续检测cTn时,如果相邻两个时间点(如2-4h间隔)hs-cTn的变化20%,可认为很可能是急性进行性心肌损伤 。
连续检测cTn,如果在相邻两个时间点(如间隔2-4h)hs-cTn的变化小于20%,很可能是慢性稳定型心脏病 。
m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48hhs-ctn值为URL的10倍以上,并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可诊断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梗死 。
文字:张华图片:网络编辑:刘审核:
【来源:益阳市中心医院】
【超敏肌钙蛋白高的原因,超敏肌钙蛋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