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文章插图
如果高血糖的危害以年计算,低血糖的危害以分钟甚至秒计算 。
上班路上,洗完澡,上厕所的时候,低血糖总是猝不及防:脸色苍白,浑身冒汗,甚至直接昏过去晕过去.
6月18日,江苏淮安
骑车途中,一名男子突然低血糖,在交通中晕倒 。幸运的是,警察和热心人在救援后及时发现自己脱离了危险 。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文章插图
6月9日,浙江吴兴
女孩一等车就低血糖,头朝地从站台上摔了下来 。如果老人就这样倒下,后果不堪设想 。
6月8日,重庆荣昌
一考生在参加英语考试时因低血糖晕倒,经及时救助后恢复意识 。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文章插图
一年中,低血糖更容易发生在炎热的夏天 。这是因为在夏天,白天比较长,人睡眠少,活动多,人体的热量消耗增加,血糖消耗也增加 。
人们经常非常重视高血糖 。其实低血糖的危害并不比高血糖小,甚至更危险 。低血糖会给大脑和心脏带来麻烦 。严重时会引起脑功能障碍,也可能是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驱动力 。
003010邀请权威专家提醒你低血糖的高发,教你如何正确应对低血糖 。
受访专家
蒋铁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戴如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强教授
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
医学上将低血糖定义为:健康人血糖小于2.8 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或等于3.9 mmol/L 。
不同程度的低血糖有不同的表现;低血糖发生时,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症状 。
轻度低血糖:饥饿、心悸、手抖、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口周围刺痛等不适常发生 。严重低血糖:意识模糊、肢体瘫痪、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老年人: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一些老年人表现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和行为异常、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容易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需要特别注意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它经常表现为牛奶不好,容易哭闹,脸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做噩梦,遗尿等 。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文章插图
当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心脏负荷会增加,随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还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增加,凝血功能增强,促进血栓形成 。
其中对老年人来说,低血糖的危害远超高血糖,可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中风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致命 。
如果低血糖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引起脑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失语、智力损害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
低血糖第一口吃什么?
发生低血糖时,如果已经不省人事,不要擅自进食或饮水,以免窒息 。你应该立即被送到医生那里 。
如果有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吃饼干、馒头来缓解 。这不能说不正确,但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
为了应对低血糖,我建议你记住三个“15”原则:
第一个“15”
n>一旦发生轻度低血糖,应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 。
用于低血糖急救的食物,有个优先级:
白糖、糖块、糖水、蜂蜜、葡萄糖片最佳,这类食物吃进去后,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饼干、点心、馒头、含糖饮料(含白砂糖的)、粥次之;含糖饮料(含果葡糖浆的)、牛奶、冰淇淋、巧克力等食物的升糖速度相对较低 。15克碳水化合物

4~6颗糖果(迅速嚼碎服下)
1勺蜂蜜或白砂糖
2~4块饼干
100~200毫升含糖饮料(配料表中需含白砂糖)
抢救低血糖要争分夺秒,因此最好选择白糖、糖块、蜂蜜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
普通人在补充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水平基本能回到正常状态 。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在上述步骤之后需要15分钟后测血糖,如果症状消失,血糖达到4毫摩尔/升以上,按正常时间进餐即可;如果超过此值,1小时后才能进餐,并吃一份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加餐,以免血糖再次下降 。
第二个“15”
如果血糖没有上升,症状没有消失,就再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 。15分钟后,再次测量 。
第三个“15”
如果血糖仍没有上升,症状没有消失,就再次进食 。此时,如果血糖过低,或出现意识昏迷,则需即刻送医救治 。
7个时刻最该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 。有的人对低血糖较敏感,血糖一低就会感到饥饿、出汗、心悸等;有的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则一点反应没有 。
以下低血糖的高发时段,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

文章插图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1 进食过少时
进食量过少、吸收合成障碍,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等,均可诱发低血糖发生 。
2 超负荷运动时
肌肉利用过多的葡萄糖,或使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都可能引起低血糖 。
3 夏季气温高时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内对抗寒冷、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 。
夏天昼长夜短,糖尿病患者常睡眠不足,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糖消耗增多 。
4 夜间1~3点
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3点钟左右,患者会感到心慌、颤抖、饥饿,并多汗、做噩梦 。有些患者会出现第二天晨起后头痛、感觉没睡好,浑身乏力 。
5 进餐后
肠胃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也会引发低血糖 。
6 滥服药或保健品时
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磺脲类、苯甲酸类衍生物降血糖药用量不规范或自行加药,都可能出现低血糖 。
7 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时
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
预防低血糖,生活中不妨做好以下细节:
正常人按时吃饭,不可盲目节食,糖尿病人吃饭最好定时定量,不擅自减餐;少进行太长距离的运动、大重量超负荷的劳动;不饮酒,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酗酒;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可以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糖尿病患者养成定时测血糖的习惯,不擅自改变用药剂量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