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本期导读:厨房小贴士|椰子糖、枫糖、香蕉泥,7种天然糖,如何区分如何使用,如何转化为糖?
白砂糖是精制糖之一 。对于一些追求健康饮食和有机饮食的朋友来说,白砂糖并不是首选 。如何转化其他天然糖禁用的白糖量?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糖与糖之间可替补亘换,用糖的分量也是关键 。
糖在烹饪和烘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用黄糖、红糖、椰糖、枫糖、蜂蜜、罗汉果糖代替白糖 。
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的味道、质地和气质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 。
即使糖可以被糖替代,也需要心理准备 。烹饪后的作品效果不同,糖的用量也是关键 。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3/4杯枫糖浆约是1杯白砂糖分量 。
纯枫糖浆不含高果糖、非天然香料和人工色素 。枫糖是由从枫树中提取的汁液制成的,还含有抗氧化剂、锌和锰 。
替换比例为3/4杯枫糖浆:1杯白糖 。因为枫糖浆比蔗糖有更多的水分和更丰富的风味,所以将配方中的某种湿料减少1/4杯 。
少加工糖是更健康的替代品,同时比白糖对血糖波动幅度的刺激更小 。以下七种糖可以代替白糖 。
了解七种天然糖的特性和白糖的替代算法: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椰子糖
椰子糖是一种古老的甜味剂,它是用椰子花的花蜜代替椰子制成的,可以模仿棕色蔗糖的质地和味道 。
椰糖没有苦涩的余味,非常适合用来烘焙和煮饭 。
替代比例:
1杯椰糖:1杯白糖 。
味道:
接近红糖,黑糖蜜,焦糖 。
作用:
增加浓郁的风味和较深的颜色 。
用途:
布朗尼、零食、饼干、蛋糕、松饼、烘焙酱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罗汉果糖
由罗汉果制成,可以是液体、粉末或颗粒形式,热量低,但甜度是蔗糖的200至300倍 。
替代比例:
2/3茶匙罗汉果糖:1杯白糖 。
味道:
与蔗糖相似,温和,果味浓郁 。
作用:
微凉感,更适合冷藏食谱 。
用途:
饮料、冷冻甜点、芝士蛋糕、果冻、布丁 。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蛇菊苷
甜叶菊糖由植物叶子制成,是一种零热量的粉末状或液态甜味剂 。
替代比例:
1茶匙甜菊糖:1杯白糖 。
味道:
微苦,类似人工甜味剂的味道 。
作用:
甜叶菊糖不会变成棕色,也不会像蔗糖那样增加烘焙食物的质地,所以应该和其他天然甜味剂一起使用 。
用途:
糖霜、巧克力蛋糕、慕斯、饮料、布丁 。
a9d85469ba1425c5d92?from=pc">纯枫糖浆
纯枫糖浆不含高果糖、非天然香料及人造色素的糖浆 。枫糖从枫树上提取树汁制成,还含有抗氧化剂、锌和锰 。
替代比例:
3/4杯枫糖浆:1杯白砂糖 。
味道:
焦香甜味,似焦糖、红糖 。
作用:
比蔗糖多水分,有更丰富的风味,将食谱中的某一湿材料减少1/4杯 。
用途:
糖果、布丁、雪糕、腌汁及上色 。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蜜糖
蜜糖由未加热或未加工的蜂蜜制造,含维生素、矿物质和酵素 。
纯净的蜂蜜含有抗氧化剂,可助增强免疫系统 。
蜜糖的稠度、颜色及味道,因蜜蜂所接触的花的类型而各异 。
蜂蜜烤的速度比砂糖烘烤的速度快,因此将焗炉温度降低3°C,有助防焦 。
替代比例:
3/4杯蜂蜜:1杯蔗糖 。
风味:
独特、淡淡的香料和花香味 。
作用:
增加食谱的风味、深度及增加水分,将食谱中的某一湿材料减少1/4杯 。
更换比例:
2/3杯椰枣蓉:1杯白砂糖 。
味道:
焦糖、无花果味 。
作用:
增加水分、耐嚼性和更浓郁的味道 。
用途:
煎饼的糖浆、小吃、饼干、布朗尼、烧烤酱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

文章插图
香蕉蓉
成熟的香蕉可捣烂成蓉泥,提供天然甜味,无需使用用其他甜味剂 。
有斑点的棕色香蕉有深厚的甜味,因为它们的淀粉已分解为糖 。
香蕉蓉还带来独特的风味,将其添加到甜点及小吃食谱中,平卤味 。
将香蕉去皮捣烂后要立即使用,才获得最佳的风味 。
使用香蕉时,宜减少食谱中的液体或脂肪含量,半杯捣烂的香蕉等于半杯油 。
替代比例:
1/2杯香蕉蓉:1杯白砂糖 。
味道:
独特、淡淡焦糖味 。
作用:
增加甜度、水分及密度 。
用途:
布朗尼、快速面包、饼干、松饼
营养师解释,无论砂糖、黑糖或红糖,皆由80%蔗糖和20%甜菜组成,只是制法不同,令其颜色不同、营养素不同,如铁、钙、镁、钾等,但其实相差也只有很少,对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 。
另外,这些糖均属游离糖,即添加而非天然存在食物中的糖,成人每日摄取量应不应多于25克(约6茶匙) 。
所以,应该留意控制用糖的分量,而不是糖的种类 。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则须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数,或选择不同的代糖,举例说,甜菊糖(Stevia)的升糖指数较低,糖尿病人可考虑取缔白砂糖 。
【糖霜可以代替糖粉吗,代替砂糖怎么换算】要留意的是人的味蕾是有习惯性,容易会愈食愈甜,即使某些糖类的升糖指数不高,但多吃糖也会令体重增加,同样会影响血糖和心血管疾病,所以控制食量才最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