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益生菌固体饮料,益生菌有望成下一个千亿级风口


无限极益生菌固体饮料,益生菌有望成下一个千亿级风口

文章插图
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采访人员于娜报道 。
益生菌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营养保健细分领域之一,有望成为下一个十亿美元健康市场的出口 。
研究表明,益生菌不仅能改善消化功能,还能增强免疫力 。益生菌因其功能多样,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之一 。同时,市场对营养保健需求的大幅增加也带动了益生菌产品的多样化 。目前,益生菌不仅应用于乳酸菌饮料、酸奶等食品,还应用于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 。
根据欧睿国际最新数据,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值约400亿欧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益生菌市场年均增速在15%左右,预计2022年将达到近900亿元的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对益生菌产品需求的快速增加,益生菌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
益生菌产品具有许多经科学和临床验证的健康益处,因此具有多样化的市场前景 。今年以来,科拓生物、润武生物、丽珠、汤臣边建等国内益生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市场研发力度,益生菌产业应用发展从普通食品饮料拓展到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再到活菌制药领域 。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曹政告诉《华夏时报》采访人员,我国迎来了益生菌保健食品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消费者对益生菌的知晓率达到82% 。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益生菌市场,更多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将成为营养与健康消费的新热点 。
母婴免疫保健需求空间巨大
与欧美市场相比,国内益生菌行业起步较晚 。进入2000年后,人们对益生菌的健康意识和认识逐渐提高,国内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升级加快 。
益生菌产业链上游侧重于菌种的研发和生产,下游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各个领域或直接作为食品或药品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乳制品已成为益生菌的最大载体,其中72.40%用于乳制品行业,也广泛应用于医药、颗粒剂(9.45%)、动物用益生菌(10%)、保健品(6.5%)等领域 。
据BCCResearch预测,2020年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的市场价值将达到88亿美元 。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益生菌市场优势明显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合生元排名第一,其次是姜钟制药、Infinitus、丽珠、汤臣生命空间益生菌等 。
其中,母婴益生菌市场备受青睐,增长迅速 。随着育儿观念的转变,我国越来越多的母婴家庭意识到益生菌与宝宝的健康息息相关 。《中国婴幼儿肠道健康白皮书》公开数据显示,40.1%的妈妈会通过食用益生菌来改善宝宝的肠道,这也促进了婴幼儿益生菌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快速增长 。
中国商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4-2019年期间,中国母婴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以14.9%的两位数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主要受儿童益生菌发展带动 。按零售价值计算,儿童益生菌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3.4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7.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2% 。母益生菌市场规模小 。2019年母益生菌市场规模为12.45亿元,预计2023年将接近20亿元 。
随着高收入家庭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儿童消化免疫力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母婴益生菌行业的增长趋势将持续,甚至强于过去五年,因为线上渠道的加速渗透,让更多的消费者
事实上,近期不仅乳业巨头频频加码益生菌市场,科托生物、润英生物、国药集团、威海百合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持续加码研发;d投资 。叠加医疗保健消费潜在需求、老少人口占比提升、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未来益生菌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消费需求有望增加 。
国产替代开启行业研发升级
消费市场越来越重视益生菌和免疫功能的同时,也对品牌产品提出了市场要求 。在此背景下,益生菌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淘汰和升级,原料和产品的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益生菌产业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壁垒、技术壁垒、准入壁垒和资本壁垒 。目前国内益生菌终端的营养保健消费品大部分使用国外菌种,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占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的85%左右 。相比之下,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商很少,年生产能力和产值在1000万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北京科拓恒通、江苏维康生物、河北张宗为生物、上海润英生物等 。
业内人士表示,益生菌资源的分离、筛选、评价、收集和功能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只有以充分的基础研究为基石,企业才能开发出优秀的益生菌产品 。企业之间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大多是技术领域竞争的表现 。
虽然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专利申请和菌种开发方面仍取得了突出成绩 。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2021年第5号文件正式发布,批准澳优乳业益生菌业务品牌金琪生物申报的MP108鼠李糖乳杆菌为新型食品原料 。该菌株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是一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 。这意味着国内企业打破了国外毒株对婴幼儿的垄断 。
“益生菌第一 。
股”科拓生物也是国产替代的领头养 。年报显示,2020年度,科拓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归母净利润9657.68万元,同比增长3.53%;实现扣非净利润9063.47万元,同比增长6.56% 。2020年度,公司复配食品添加剂、食用益生菌制品和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67%、63.98%和13.62% 。
年报介绍,科拓生物建设了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拥有与益生菌相关的发明专利56项,包含20000余株乳酸菌(含益生菌) 菌株,其中已产业化的益生菌68株 。以及大量的核心菌株动物及临床试验成果 。
天风证券认为,科拓生物或将引领益生菌上游国产替代趋势 。科拓生物表示,积极开展益生菌活菌制药的联合开发,布局益生菌医药产业 。2020年公司积极联合小葵花、江中药业、上药信谊、桂龙药业、云南白药等国内制药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益生菌适应症应用的临床试验、药物开发等科研活动,重点就益生菌对自闭症、IBS(肠易激综合征)、IBD(炎症性肠炎)、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治疗效果等方面开展研究 。
【无限极益生菌固体饮料,益生菌有望成下一个千亿级风口】同时,科拓生物与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深圳君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正式开展PD-PD-L1免疫治疗前期研究,使益生菌产业的应用开发由普通食品、饮料到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再向活菌制药领域拓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