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正确掌握揉腹方法

跪腹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话说“跪腹不断,永不犯任何病”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上记》中记载“食后常以手揉腹” 。晋代医生葛洪在《抱扑子》中也提倡“欲得之,则清胃”的养生理论 。自古以来,许多医生都提倡揉腹养生 。同时,现代临床实践也表明,以按摩腹部为主的内脏按摩疗法,对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肝炎等多种疑难杂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因此,科学认识揉腹养生,正确掌握揉腹方法,对于延年益寿尤为重要 。
揉腹按摩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疗法,通过揉、按、推、抱等方式作用于人体腹部,从而达到诊断、治疗、保健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是“五脏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本”,就像人体内脏的“容器”,包括脾、胃、肝、胆、肾、膀胱、小肠和大肠 。此外,腹部还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等七条重要经络,也是人体唯一的横经,即傣经 。因为腹部是重要器官生活的地方,许多经络贯穿其中,腹部成为气血升降的枢纽,所以慢性疾病可以通过按摩腹部来治疗 。
此外,中医还认为“背为阳,腹为阴”,所以腹部易受寒邪侵袭 。如果腹部经络堵塞或受寒或受寒,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这时也可以按摩腹部来改善 。

便秘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正确掌握揉腹方法

文章插图
清浊通便 。
揉腹还能促进胃肠动力,消除便秘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只有升清降浊,气才能正常气化 。早上醒来时,可以把胃推在床上,用手指、手掌、拳头,从心脏向下推至小腹,或者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推胃 。如果有人推,你会打嗝放屁,说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 。有人肚子里会有水汩汩流出来,推的时候会有些疼 。这叫“浊气裹水” 。因为多日积在腹部的泥水,如果不尽快排出,就会沿着经络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 。堵塞毛孔会导致皮炎湿疹,遇到肝火会减少痰,遇到脾虚会腹泻,一定要尽快清除 。通过找到阻滞点或痛点,可以用穴位按摩,或者以此为中心,慢慢推开 。你需要适度注意,不要太多,以免伤害内脏 。
现代医学也证明,揉腹可以增加腹部肌肉和肠道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道内壁肌肉的张力和淋巴系统的功能,促进胃肠器官的主动分泌功能,从而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达到预防和消除便秘的目的 。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向的按摩效果不同 。认为中医证候按顺时针揉,虚证按逆时针揉 。如舌苔黄厚,伴有口臭、便秘等症状时,为阳性,应顺时针按摩 。根据西方解剖学,便秘应该顺时针揉,因为大肠的起点位于我们身体的右下腹部,终点位于左下腹部 。想把大肠里的粪便往外推,就得顺时针搓,从开始到出口,但是上下左右搓都没有效果 。此外,
根据西医理论,勤揉腹部可刺激外周神经,促进腹壁毛细血管通畅,使腹部脂肪被消耗 。一般以肚脐为中心按摩,或自上而下推揉,按摩过程中力度适中,注意腹部有无异常 。按经络推揉为宜 。如果对经络不熟悉,可以按照经络方向操作,也可以双手合十,手掌按摩 。
舒缓情绪,有益睡眠 。
按压腹部也有利于保持精神愉悦,促进睡眠 。“胃不和则不安” 。胃病患者常伴有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 。如果你深受失眠困扰,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手在腹部揉搓,顺时针和逆时针轻轻揉搓腹部,以轻微发热为最佳力度 。揉腹可以平复肝火,疏肝解郁,使人心情平静,有血液循环,每天睡前按摩腹部,可以舒缓放松精神,从而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另外,经常揉腹可以有效防止胃酸分泌过多,预防胃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的发生 。每天早、中、晚饭后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以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等疾病的效果 。
便秘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正确掌握揉腹方法

文章插图
虽然推揉腹部有很多好处,但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
首先强调揉腹时动作要慢,保持呼吸顺畅,避免憋气,推揉前排空膀胱 。不宜在暴饮暴食或饥饿、极度疲劳、精神紧张等状态下进行 。并保持你的身心稳定 。
其次,注意孕妇禁止揉肚子 。如果女性处于月经期,一般可以轻揉,但要特别注意不要着凉 。
三、腹部恶性肿瘤或消化道穿孔、内脏出血、腹膜炎等急腹症患者,绝对禁止搓腹 。按时揉,腹部温暖,饥饿,或肠鸣,排气等 。都是正常的反应,所以不要太担心,你可以继续 。
《黄帝内经》年:“压腹强身”,孙思邈也说:“腹适 。
常摩,可祛百病” 。揉腹养生贵在持之以恒,坚持科学揉按腹部可通和上下,调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脏腑,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推揉腹部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是自我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 。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梦婷
_原题为:揉腹不断,百病不犯!正确掌握揉腹方法,养生效果好~
【便秘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正确掌握揉腹方法】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